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意大利人没有祖国 > 第二十四章 前方,博罗季诺

第二十四章 前方,博罗季诺

推荐阅读:

卡洛斯有些失望,在他的印象中,这种史诗般的大战应该是元帅们总揽全局指挥若定,军官们气势汹汹地带头冲锋,而士兵们则英勇地填进前线——这和他现在所处的情况完全没有任何联系。

意大利士兵们啃着剩下的面包,聆听着耳边呼啸的炮弹声,远处法军的冲锋和炮弹爆炸的声音,悠闲地享受着美妙的时光。而隔着数条战线几公里开外的地方,勇敢的法国年轻人们正履行着拿破仑完全不合逻辑的命令,顶着炮火强攻俄军的一座座据点。

不过卡洛斯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这种数十万人的大战不比几千人的战斗,在这种没有即时通信工具和便捷交通的时代,所谓的大型战役可以简称为各自为战。上到拿破仑,下到联军的师长,他们并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前线战场的情报,他们的计划也不能切合前线战场的战况,这就导致了作战的实际指挥官是浴血奋战的连长、营长们,而一旦一支部队的连长、营长阵亡,那么缺乏临时指挥机制的他们只能陷入混乱之中。

这也是意大利人能悠哉划水的原因,因为上级指挥官仅仅是下发指令到营、连为单位的前线部队中,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到前线来监督这些部队战斗。

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这些由意大利连长率领的部队能够替法国人浴血奋战那才真是有鬼了呢。

博罗季诺之战,在拿破仑东征的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欧洲历史上仅有两次举全欧洲之力进攻俄国的案例,其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三帝国与苏联的战争,另一个便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东征。

二战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正是这场仗让苏联反守为攻,并最终击败了纳粹德国。而博罗季诺战役则是拿破仑东征的转折点,虽然这场战役中俄军和法军均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甚至俄军在战后放弃了莫斯科,但它却达成了库图佐夫的战略目的,从而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

卡洛斯很兴奋,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彻彻底底地置身于历史大事件中。虽然他在两年前制造的热//那//亚大起义同样也可以算得上历史大事件,但那毕竟不是传统历史,他即将经历的乃是无论史书还是故事书甚至地摊文学都会大书特书的博罗季诺之战。

库图佐夫早就在博罗季诺附近搭建起了防御工事,虽然工事仅仅只是临时的,但显然聊胜于无。

卡洛斯所在的意大利部队由拿破仑的干儿子欧仁指挥,欧仁算不上什么名将,但他至少懂得听从拿破仑的命令——虽然来自后方指挥部的命令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送达而使得他只能自由发挥。

库图佐夫并没有同拿破仑一样坐在指挥部里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他深知这种特大型战役所依仗的并非某位元帅的灵光一闪,或是某名参谋的奇谋妙计——事实经常证明它们只会起反作用——它依靠的是人心。准确的说,是士兵们的战斗欲望和爱国热情。

对于俄军而言,每一支连队在战前都分配好了任务,他们只需要坚守阵地就行了。这也是俄军的指挥系统和总兵力相较法军落后不是一星半点,但却能在战役中和法军打的有来有回的原因——相比总是接到后方花里胡哨不知所云甚至自相矛盾等同于自杀的命令的联军部队,根本不需要指挥——至多需要传达撤退命令——的俄军,显然更加从容不迫。

库图佐夫叼着烟斗,坐在指挥部的一角默默地吸着烟。指挥部征用了一件农家小屋,小屋的主人似乎早就逃往了莫斯科,不过这倒是帮库图佐夫省下了一笔费用。

屋子中央,库图佐夫手下的那些德意志参谋们正在不断地忙碌,他们同拿破仑和他的将军们一样,正在不断接受前线传来的情报,有不停地把自己的计划送出去。

虽然博罗季诺仅仅只是个小村子,但战场的总宽度却根本不是这么一个小村子所能代表的,不论是法军亦或是俄军都投入了数十万人的部队,而这么多部队显然不是短短几条战线所能装下的。事实上法军的总战线长达500公里,按照拿破仑的计划法军将从多个方向向俄军的阵地发动进攻。

意大利部队负责配合拿破仑的精锐部队进行中央突破,不过在卡洛斯看来他们更像是为法国主力吸收俄军火力的炮灰。

火炮的声音震耳欲聋,身处前线的卡洛斯不由得捂住了耳朵,埃迪内洛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直呆在卡洛斯身旁保护着他。他这么做并没有人管,毕竟战斗已经开始了,全连上下都在个忙个的,上级或是更上级的指挥官要么在指挥部队要么在思考下一步的计划,根本没人会管战时划水的问题。

没错,意大利人的特色就是出工不出力,整个意大利部队一直处在自由散漫的状态下,即便身处炮火轰鸣的战场,意大利军人们依旧稀稀拉拉,动作迟缓,就像是没吃饱饭一般。欧仁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即便将宪兵队乃至身边的亲卫全部派去督战,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却没有丝毫的提升——而对于拿破仑来说,他的工作就是听取从前线发回的晚了数个小时或干脆就是编出来的战报,接着冥思苦想几十分钟制定出一份根本和前线战况完全不搭架的命令,随后这份命令或是被前线军官收到或是在半路遗失——总之它不会被采纳——至于士兵们出工不出力的事情,这和他无关,他只负责制定计划,其它的交给前线指挥官解决。

俄国人虽然有满腔的爱国之情,但他们无论是火炮质量还是射击技巧都比不上法国人,因此虽然卡洛斯身边不断有远方飞来的炮弹爆炸,但除了偶尔有几个命不好的倒霉鬼被炮弹溅起的余波炸飞之外其他人竟诡异的没有任何损伤。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